高层次人才引进办公室

High-level Experts Recruitment Office

优青潘保柱教授简介

发布时间:2017-04-12 00:00:00
浏览次数:1547

潘保柱,山东聊城人,1979年9月生,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理学博士,清华大学水利工程流动站博士后。研究方向为淡水生态、生态水力、环境水力、生态修复、河流生态水沙综合管理。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基金项目。2016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水文-泥沙-环境情势变化下的河湖生态健康评价与保护”。此外,还主持了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废弃河道中水文连通梯度上的底栖动物格局研究”,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长江源典型河型中底栖动物群落格局及驱动因素研究”,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河流水电梯级开发作用下的环境-地貌-生态耦合作用研究”。以项目骨干的身份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尼克点在雅鲁藏布地貌演变和生态平衡的作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弯曲河流水文地貌过程复杂行为及其生态效应研究”。 针对“人类活动对江湖系统生态健康的影响”核心问题,主要开展的科研工作有:(1)分析了河床演变过程对水生态过程的作用机制;(2)揭示了纵向水文连通梯度上的生态响应模式;(3)揭示了横向水文连通梯度上的生态响应模式;(4)揭示了富营养化梯度上的生态响应模式;(5)定量评价了河流栖息地质量,探讨和归纳总结了河流生态修复措施。

曾开展了多次野外调查工作,获得大量的第一手观测资料。为了研究河床演变过程与水生态过程的耦合作用机制,于2009-2010年对永定河、松花江、子牙新河、蓟运河、西江、小江开展了野外生态调查;于2010年7月、2011年7月、2014年7月及2015年8月四赴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区开展河流水文地貌过程对水生态过程影响的野外调查研究。为了研究水利水电工程兴建引起的纵向水文连通受阻的生态效应,于2004年4月开展了乌江的贵州沿河、重庆彭水等江段的生态调查;于2006年6-8月开展了新疆伊犁河干支流的生态调查;于2007年开展了长江中下游干流10余个江段的2次野外调查工作;于2014年3-4月及10-11月对长江流域干支流的近50个水文断面开展了全面的水生态及河流水文地貌的调查工作。为了研究横向水文连通受阻即江湖阻隔的生态效应,于2003-2004年期间对长江中下游鄱阳湖、洞庭湖及石臼湖等3个通江湖泊和天鹅洲、老江河等2个长江故道牛轭湖开展了4次生态调查。为了研究水体富营养化的水生态响应,于2003-2004年期间对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等的长江中下游26个阻隔湖泊开展了四季的生态调查。为了定量评价河流栖息地质量,于2008-2009年不同水文期对长江武汉阳逻河段和黄河花园口河段开展了河流生境及水生生物调查。

基于多年的野外调查和观测,进行了数据整理和分析,并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已在《Rive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Journal of the North American Benthological Society》、《Quaternary International》、《Ecological Engineering》、《Hydrobiologia》、《Journal of Hydrology》、《Lake and Reservoir Management》、《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Fresenius Environmental Bulletin》、《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等国际学术期刊及《湖泊科学》、《水生生物学报》、《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等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关于淡水生态、生态水力、环境水力、河流生态水沙综合管理等方面的科研论文。

截止到2017年3月已发表科研论文70余篇,其中SCI源刊论文40篇,EI论文11篇,且多篇论文引起广泛关注或获得优秀论文奖。其中,2011年在淡水生态学领域权威刊物《Journal of the North American Benthological Society》发表的论文“Macrozoobenthos in Yangtze floodplain lakes: patterns of density, biomass and production in relation to river connectivity”揭示了长江泛滥平原湿地底栖无脊椎动物对水文连通度的响应模式,结果显示,在中等程度的水文连通度下生物多样性、生物量和生产量均达到最大,故适度水文连通对维持泛滥平原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至关重要。此研究成果在中国科学院院网、搜狐网、中国数字科技馆、四川科技馆、生物界、科技信息网、生物秀、Biodiscover、中国实验动物信息网等多家网站做了题为“泛滥平原湿地底栖动物对水文连通的响应模式研究获新进展”的相关报道。2013年4月,题为“以底栖动物为指示生物的废弃河道保护和管理研究”的论文获第五届全国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优秀论文一等奖(排名第1)。2014年,题为“Relation between stream habitat conditions and macroinvertebrate assemblages in three Chinese rivers”和“Macroinvertebrates in abandoned channels: assemblag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indications for channel management”的论文分别获湖北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排名第1)和湖北省第十五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排名第1)。2016年,题为“An exploratory analysis of ecological water requirements of macroinvertebrates in the Yangtze mainstream”、“Macroinvertebrate assemblages in relation to environments in the West River, with implications for management of rivers affected by channel regulation projects”和“Macroinvertebrate responses to regime shifts in the subtropical shallow lakes caused by eutrophication”等三篇论文均获湖北省第十五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均排名第1)。

    除了论文奖之外,参与的课题项目也获得了一些奖项。项目“航道整治工程作用下的水沙过程及河流生态效应研究”于2012年获得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项目“水文连通梯度上废弃河道底栖动物响应格局研究”于2014年获得长江水利委员会青年科学技术一等奖;项目“环境和生态流场模拟与调控关键技术研究”于2014年获得长江水利委员会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湖库水体多源营养物质输移机理与生态防治”获得长江水利委员会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基于水沙过程的典型多面源营养物质输移机理与生态防治”获得大禹水利科学技术一等奖;项目“健康长江评价体系研究及应用”于2016年获得长江水利委员会科技进步特等奖。基于在生态水利方面做出的科研贡献,于2014年获得“水利部5151第三、四层次人才”的称号。